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计算难度和区分度?
- 2、区分度怎么算
- 3、怎样求客观题的区分度?
如何计算难度和区分度?
1、为了简单计算, 教师可以使用下面的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区分度: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区分度一般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
2、难度 = (平均分 / 总分)* 100 这个公式表明,难度是平均分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难度值通常用一个百分比表示,难度越高,表明试题或任务越容易;难度越低,表明试题或任务越难。区分度是衡量一个试题或项目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能力的指标。
3、试卷难度 试卷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这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难度与区分度共同影响着试卷的鉴别性。合适的难度指数应在0.3至0.7之间,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维持在0.5左右,同时,过高或过低的难度试题都应避免使用过多。
区分度怎么算
1、区分度计算用公式D=P(H)-P(L)。区分度,是指一个测验题目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区分所要测量的心理品质,反映了测验题目对心理品质区分的有效性。一个具有良好区分度的题目,在区分被测者时应当是有效的。
2、为了简单计算, 教师可以使用下面的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区分度: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区分度一般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
3、难度 = (平均分 / 总分)* 100 这个公式表明,难度是平均分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难度值通常用一个百分比表示,难度越高,表明试题或任务越容易;难度越低,表明试题或任务越难。区分度是衡量一个试题或项目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能力的指标。
4、区分度的计算公式是D=p(H)-P(L),它衡量的是一个测验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区分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这表明,区分度越高,测验题目就越能准确地区分出不同水平的被测者,从而反映测验题目对心理特质区分的有效性。在具体操作中,区分度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
5、区分度计算公式为D=(PH+PL)/2,其中PH表示高分通过率,PL表示低分通过率。该公式用于衡量考试或者评估的区分度,即能够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的程度。同时,为了确保回答内容的准确性,我可以给出一些实际内容作为参考。
6、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鉴别指数法和相关系数法。 比较测验总分高和总分低的两组被试在项目通过率上的差别得来。
怎样求客观题的区分度?
1、基本公式法:D=(H-L)/N,其中D代表区分度指数,H代表高分组答对题的人数,L代表低分组答对题的人数,N代表一个组的人数即高分组与低分组人数之和。
2、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是四个最常考的衡量教学测验质量的指标,一般通过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具体来说,主要考题类型是定义和例子单选,以及考察四个测验质量指标之间关系。对很多考生而言,如何准确区分这四个指标是一个难点。 常常是学过就忘、做题就错。
3、难度计算:- 主观题难度:使用基本公式法 \( P = 1 - \frac{R}{N} \),或极端分组法 \( P = 1 - \frac{X_H + X_L}{2W} \)。- 客观题难度:使用基本公式法 \( P = \frac{R_H - R_L}{N} \),或极端分组法 \( P = \frac{PH - PL}{N} \)。
4、主观题的区分度一般按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D表示区分度, 表示高分组平均得分, 表示低分组平均得分,H表示该题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最低得分。
5、选项具有区分度,避免干扰项,确保多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使用正确的术语和定义,以及问题难度适中,兼顾不同层次的考生。客观题在教育和评估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教师和学习者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指导。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和选项,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同时克服潜在的局限性。
6、难度越大。也可用所有考生在某题或整份试卷得分的平均数来表示,平均数越小,难度越大。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一道题目的区分度,是以考生在该道题目上的得分和他们在整份考卷上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的。求出的相关系数越大,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